爸爸,为什么我们这么辛苦却还是很穷??
很多时候,我们穷尽一生,想要达到的高度,不过是别人的起点。电视剧《黑冰》里,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说:“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他们残酷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最高层的人,可以最大程度的享受物质和精神的供应。随着层次逐渐递減,最底层的人所拥有的物质能量,通常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生存,精神供应几乎为零。”
有人呼风唤雨,享尽荣华富贵;有人贫病交迫,尝遍人间冷暖.
这就是贫富差距。
13年前,我刚上大一。
一个周末,我和几个女同学约好去东湖磨山游玩,我正研究怎么倒公交车时,一个家在本地的同学说,不用查了,等下我爸爸的司机会来接我们。
不一会儿,一辆黑色广本轿车停在我们宿舍楼下,同学轻车熟路地招呼我们上车,她的表情恬淡而自然,毫无炫耀的意思。
这是我19 岁生命里第一次坐小轿车。
那一瞬,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贫富差距。
我老家是红安。
在外我们喜欢说是黄冈人,因为黄冈名气响亮些。
2005年时,我家还没有一个亲戚有私家车。
从我们村去镇上,我都是步行,20多分钟,从镇上去县城,坐班车,5块钱,从镇上到武汉,坐大巴车,25块钱左右。
到武汉上大学,平时出行都是公交车,从不敢打出租车,虽然那时候起步价还是3块钱。
在东湖游玩后,同学带我们逛街买衣服。
她们对艾格、美特斯邦威、以纯这些品牌如数家珍,我却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局促不安。
同学喊我试衣服,我赶紧摆摆手,“你们试吧,我帮大家看着包。”
后来,我们又去KFC。
同学们买了薯条、汉堡、鸡块、可乐等。
我什么都没买,默默地从包里拿出早上买的一个馒头。
这里的东西太贵了,我一个月只有300块钱生活费,可得省着花。
那个同学看我啃干馒头,就不动声色地从包里拿出一瓶雪碧,悄悄地递给我。
那年,她只有18岁,能这么体贴、顾及别人感受,实属不易。
她家境优越,父亲是高知,母亲从商,良好的家庭背景让她自信爽朗,充满阳光。
在我眼里,她就像盆栽里一朵娇艳的玫瑰花,明媚动人。而我呢,就像生长在野地里的一株狗尾巴草,灰头土脸。
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贫穷让我异常节俭、极度自卑。
当宿舍同学用 MP3练习英语听力时,我只能利用没课的时间去机房练习,因为一个MP3要200块钱,买了MP3我就要饿肚子了。
当同学们计划暑假去新东方培训英语四六级、雅思、小语种时,我默默地整理好行李,倒两次公交车去餐厅打工,虽然一个月工资只有600块,却可以维持我两个月的基本生活。
当同学们积极投身各种协会开阔眼界,锻炼口才,积累人脉资源时,我在用高考的劲头准备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我每学期都必须拼命考专业第一,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高奖学金,才不用为下一年的学费发愁。
8000块钱,对于有些城里孩子来说,也许只是一次出国旅行、一台笔记本电脑,但对于我来说,它是八九千斤稻谷,码起来是八九十蛇皮袋,堆起来是高高的一堵墙。每一颗稻谷,从播种,移栽,除草,施肥,收割到脱粒,都浸润了家人的血汗。
当同学在股市投入2万块钱试水时,我在毕业前夕,用国家奖学金还了国家助学贷款。
同样是学经济学出身,哪怕我成绩比他好很多,理论知识比他掌握得更牢固,但是,那一刻,我知道,在未来,他会把我狠狠地抛下,因为贫穷限制了我的思维和胆量,我没有拿钱去赌的资格
小时候,我问爸爸,为什么我们家这么辛苦种这么多田地,却仍然贫困,而邻居家似乎不种庄稼,靠赌博、搞些副业,却经常有肉吃。
爸爸回答说,虾有虾路,蟹有蟹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谋生的本领,我赚不了那些轻松钱,只知道种地卖苦力,做一点,得一点,穷人输不起,但是只要勤快肯干,我们不会一直穷下去。
20多年过去了,“穷人输不起”这个观念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形成了我朴素的价值观:要脚踏实地,不可投机取巧赚快钱,也形成了我保守的金钱观:我可以不赢,但是我不能输。
于是,几乎一切有风险的投资行为都被我自动过滤屏蔽掉,小到买2块钱的彩票,大到买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
我知道,我的保守决定了我们不会大富大贵,但是也同样规避了风险。
2014 年股票大涨时,老公想拿我们仅有的几万块钱积蓄去炒股,我死活不同意。
那段时间,他天天念叨着他的同事们今天赚了多少,明天又赚了多少,十分惋惜自己没能进入股市。
后来,股灾来临,他好几个同事不仅把赚的钱输进去了,还把本钱也蚀了,有一个同事还卖了房炒股,最后血本无归,妻离子散。
后来,老公说,幸好我坚持不让他炒股,才压制住他赌徒的心理。
我说,我们靠着工资过活,得钱不容易,不能指望钱生钱,发大财,但我们输不起,一旦输了,我们可能明天就要露宿街头,孩子的奶粉,父母的医药费就都没有着落了,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为什么最近裸贷、借高利贷炒币、赌博的事情层出不穷,上演了一场场悲剧故事?
也许,就是年轻人的金钱观、贫富观出了问题。
70后、80后普遍比90后、00后吃了更多物质上的苦。
贫穷塑造了我们坚韧、不服输、能吃苦、不怕脏累的品质,也给了我们自卑、保守、不善交际等弱点。
那时的我们,虽然穷,但是与身边的人贫富差距并不是很大,而近十几年来,我们处在互联网信息**的时代,足不出户,就可在微博上看到王思聪带狗狗坐私人飞机、刘晓庆戴大钻戒再婚、梁洛施获赠几亿豪宅⋯….
昨天还和你一起撸串喝扎啤的哥们,今天因为拆迁一夜暴富;
前天还和你一起混公众号、混转发群的文友,今天因为一篇
10万加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商业合作、签约出版接踵而至;
不久前还跟你借钱吃饭的闺蜜,转眼就找到了一个高富帅,不仅有大钻戒求婚,还有马尔代夫蜜月旅行⋯
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似乎每个人都有机会一夜暴富、一举成名。
巨大的贫富差距让心智尚不成熟、三观尚不牢固的青少年们无所适从,再加上缺位的家庭教育、人性化不足的学校教育,让一些青少年变成了迷途的羔羊。
穷人和富人,除了金钱、资源、人脉等硬实力的差别,还有观念、视野、情商等软实力的高低。
很多时候,我们穷尽一生,想要达到的高度,不过是别人的起点。
当你的同学在欧洲十五国玩不亦乐乎时,你都在办公室里苦哈哈地加着没有加班费的班;
当你的朋友家请了金牌月嫂,料理一家人生活时,你却在上班劳累了一天后,还要当免费保姆做饭洗衣带孩子;
当你的闽蜜谈项目拉订单满世界飞时,你却在一遍一遍修改着一篇公文报告;
当你的兄弟在北上广拿下一套学区房时,你还在暗自庆幸终于用公积金在三四线城市按揭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有人费劲千辛万苦,才来到罗马,而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
比别人过得好,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13年前,我在KFC里啃馒头;
13年后,我可以淡定从容地带孩子在 KFC里吃薯条;
13年前,我看着同学花9000多块钱买的笔记本电脑,心里在换算,这要卖多少袋稻谷,多少斤花生,多少亩油菜才能买到啊;
13年后,我可以在苹果专卖店选购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
13年前,我孑然一身,身无长物,揣着东拼西凑的学费到省城上大学;
13年后,我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拥有一份从前不敢奢想的工作;
13年前,我从牙缝里省出钱来买心爱的书籍;
13年后,我有一间可容纳 1000多本书的书房,基本实现了买书自由: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决定下一代的起点。
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奋斗一生的意义!
好!!!!!!!!! 写的不错 普通人的想法别那么复杂,先为自己活,然后再想下一代。
普通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想活到精英层,乱世可能。现世不能。
所以清楚自己的社会定位,别让自己的生活失衡。
说句不好听的。
庸人不要自扰! 为原创点赞啦!
咋说呢?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导致的结局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但我也相信,不是所有的好事都摊在某个人或者谋代人身上。
阅历,也是财富。 鲁网一丈青 发表于 2024-4-13 10:59
为原创点赞啦!
咋说呢?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导致的结局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
网上转来的,不知道谁写的
写的真好 故事告诉我们,要努力,不然孩子会拮据 学经济的,赶上了这一波好风口,所以命运还是很照顾的 好长的文章,等有空了再看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决定下一代的起点。
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奋斗一生的意义!
结尾点题了 你这哪儿抄的。一会儿2005,一会儿13年前。看的我都怀疑我是不是穿越了 不如人家三代同行业甚至同单位 我96年上初中
隔壁班的看我不爽
跟我说 要是一起被绑架
勒索50万
他当天就能出来
后面一个小太妹说
爱他 喜欢他 叫他屮她
我跟我朋友那里了解到
他有个在银行当高管的爹
我苟活到现在
其实早在初中的时候
就已经死了
死于绑匪撕票 紫川小楼 发表于 2024-4-13 11:25
你这哪儿抄的。一会儿2005,一会儿13年前。看的我都怀疑我是不是穿越了
网上看来的,其实我和作者的价值观不太一样,我相信富贵险中求,底层想翻身,不加杠杆殊死一搏,根本不可能。。。 复古忧蓝 发表于 2024-4-13 12:16
我96年上初中
隔壁班的看我不爽
跟我说 要是一起被绑架
然后,你怕不怕你的地位被美国颠覆? 孩子啊,天赋、家族积累、运气、努力……这是个多元化的世界,凡事都有迹可循。
你所说的辛苦,无非两点,心累或者身累。真要解释的话,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或思而不学则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