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182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以下时百度AI搜的,看来你去新加坡以后,得明辨是非再说话哈。
新加坡对传播虚假信息的法律处罚非常严格,最高可判处10年监禁并罚款10万新元。以下是具体规定:
核心法律依据
《防止网络虚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案》(2019年通过)
定义:虚假信息指“虚假的事实陈述”,包括捏造或扭曲事实。
处罚:
个人:恶意传播且损害公共利益者,最高监禁10年、罚款10万新元。
平台:拒不服从政府更正/撤下假信息要求的,最高罚款100万新元。
1
2
执行细节
强制措施:
要求发布者更正信息或撤下内容;若信息已广泛传播,需公开澄清。
社交媒体需屏蔽假信息或关闭虚假账户(如机器人自动传播)。
2
刑事处罚触发条件:
仅当个人/平台拒绝配合政府要求时,才会启动刑事追责。
2
其他相关法律
《互联网操作守则》:禁止危害公共利益、道德或安全的内容,包括虚假信息。
3
《刑事法典》修正案(2021年):
扩大向公务员提供虚假信息的罪名范围,最高监禁期增至6个月。
4
特殊场景
公务员隐私与虚假信息结合:
若传播虚假信息意图妨碍公务执行,最高可判3年监禁+1万新元罚款。
5
新加坡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谣言的挑战?
调用工具
法行宝案例库
新加坡政府通过立法监管、机构设立和公众教育等多维度措施应对网络谣言挑战,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治理体系。
立法监管与严厉处罚
新加坡于2019年正式生效《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案》,对恶意散播假信息的行为实施严厉处罚
3。根据该法案,损害公共利益的个人最高可判处10年监禁和10万新加坡元(约合50万元人民币)罚款,企业若不配合则面临最高100万新加坡元(约合500万元人民币)罚款
3。此外,新加坡政府还计划对涉及诈骗等网络犯罪的行为引入鞭刑等更严厉的刑罚
1。
设立专门机构与统一机制
新加坡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来加强网络谣言治理。例如,拟在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下设立互联网安全委员会,通过统一的监管与申诉机制,协助网络骚扰受害者辨识加害者身份、移除有害内容等
2。该委员会旨在简化报案程序,确保受害者得到认真对待
2。
公众教育与能力提升
除了立法和机构设置,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公众教育,致力于提升公众辨识假消息的能力
3。政府通过公共教育培养公众的批判性思维,特别是针对受教育水平较低、对网络世界缺乏了解的群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帮助其学会辨识和中断网络假消息
3。同时,政府鼓励家长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并成立了“互联网家长顾问组”来提供支持。
技术合作与行业自律
新加坡政府与科技公司合作制定行业守则,要求网络平台加强数码广告透明度,对有政治目的的广告须披露赞助商身份
3。此外,政府鼓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制定自己的内容管理准则,并提供带有过滤功能的设备供家庭用户选择,以避免接触不良内容
|
|